很久以前,男人們相親找對象,有要求門當戶對的,有要求琴棋書畫,有要求盤亮條順的,等等等等,無非都是人之常情而已。結果在過程中有遇到為娃找爹的、有遇到樓鳳從良的、有遇到田園女拳的,等等等等。
終于,在經歷了一輪一輪的現實教育后,部分男人們被逼得只剩下一個要求:是個女的就行。
以正商家河家為例,業(yè)主們在與開發(fā)商一輪又一輪的博弈中,最終只能選擇自己安慰著自己:
“高低配就高低配吧,又沒在小區(qū)里建公墓、下樓買菜又碰不到鬼、你純小高層/高層多出那點綠地又不種菜,還要啥自行車?”
“墻體開裂也正常啊,縱觀全鄭州,誰家不開裂!大結構沒問題就可以的,不耽誤?。 ?br/>
“我們有商業(yè)配套啊,樓下這么多商鋪,將來肯定有沙縣和黃燜雞呢!”
“人開發(fā)商最初宣傳的外國語啊省實驗的雖然變成了現在的新城路小學,但是畢竟有個學校上?。】偙葲]學校的強!”
“這綠化嘛,綠就行。80%的冬青和草坪也沒啥啊!你弄一堆名貴樹種我們也不懂,反正綠盈盈的就行,別人家都是土堆!”
“人車分流沒有就沒有吧,以后在小區(qū)散步多看著點路就行!”
“規(guī)劃變就變吧,又不影響以后出門回家,有的小區(qū)交房了都沒路呢!”
“精裝看群里業(yè)主拍的都是名牌,應該沒事吧?人家不搞工地開放日肯定是擔心人太多出安全問題!正商這么靠譜老實,施工現場就不用看了吧!”
“無論如何,正商不會爛尾呀!”
。。。。。。
諸如以上種種后,我們對房子的要求變成了:只要不爛尾就行。
目前操蛋的預售制度,注定了作為弱勢群體的客戶永遠只能是待宰的羔羊。當作為屁民的我們犧牲大量賴以生存的時間和精力去投訴、去維權卻最終發(fā)現毫無進展時,只能選擇在憤怒、哀怨的泥沼里掙扎,而且一輪一輪的對自己進行說服和洗腦:那就這樣吧,不然還能怎樣呢?
老實人們的妥協,也造就了鄭州市場目前“維權很正?!钡牟B(tài)現象,久而久之病入膏肓,甚至開發(fā)商稍微改進一點點,屁民們都會覺得這是“良心房企”的恩賜級表現,著實讓人覺得可悲又無奈。
跟自己的這輪博弈成功了倒也罷了,如果始終無法說服自己妥協接受,那么人的內心被壓抑久了之后會選擇何種方式進行釋放或爆發(fā)?誰都不知道,我只是隱隱覺得,目前作為源頭的預售制度,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為影響社會安定繁榮的定時炸彈。比如正商家河家一期大約2700名業(yè)主,哪怕有三分之一的一小波人最終因為高位站崗、交房貨不對版、開發(fā)商拒不整改被逼瘋了,選擇了在開元路游行,那會是什么樣一種畫面和結果?
每一場針對貨不對版的戰(zhàn)爭里,都演繹著太多同仇敵愾、勾心斗角、維權被打、官商勾結、留下案底、走向妥協等等光怪陸離的畫面,這與我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是嚴重背離的。只是我時常在想,那些違法亂紀的官員在被捕時,會不會還記得自己曾經年少入黨時面對國旗宣誓過的內容?就像正商總部墻壁上關于擁黨愛國的宣傳語,真還會有人記得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嗎?
郭德綱說:我愛相聲,我怕它完了,但是誰他媽愛我啊???
我也愛這個國家,愛鄭州,愿意支持本土龍頭房企,我希望他們越來越好,
但是,太殘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