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和幾個朋友在一起聊天,忽然說到了買房的話題,掐指一算,我們竟然錯過了那么多原本可以入手,卻轉(zhuǎn)身錯過了的房子。于是整個談話就變成了長吁短嘆和后悔莫及。
哎,綠都瀾灣一期89平那個小三房,首付20%,才14萬,還分期兩年,利率還打折,那時候,我竟然沒有買……;
你這算啥啊?建業(yè)天筑那個80多兩房,單價才14500,你說多劃算啊,你看看現(xiàn)在什么價?我就是不住,我出租都能租出去一個月一萬?。堪パ?,你說我怎么就那么笨呢?
……
但所有人都知道,這種想當年的的談話,除了過過嘴癮,是一點用處都沒有的。只能是悔不該當初,徒增傷感!
不過,我也因此想到了一個問題,就是一個人的眼界和知識維度,對于一個人的認知判斷和財富到底有多重要!
我想到了兩個身邊人的故事,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
這兩個故事我都曾經(jīng)說過,是在去年8月份的一篇稿子上,但我今天想說的,是事情的另一面。
平之是我朋友,女兒一歲半,跟著媳婦生活在豫西的老家,我曾經(jīng)坐大巴車路過平之的家鄉(xiāng),我看了下時間,高速跑了三個多小時。平之每個月只能抽月底的周末回去看她們一回。
在孩子一歲之前,他每次回家,晚上睡覺的時候孩子都會哭,因為她不認識的一個陌生人躺在了身邊,因此緊張和慌亂。
孩子一歲半了,看見他不哭了,但他仍然需要半天的時間來建立感情。可是,每次回家都只有兩天的時間,剛熟了,他又要走,每次都戀戀不舍。
一次,平之臨走時忘記了帶隨身的感冒藥,女兒拿著藥瓶一個勁地喊著“爸爸、爸爸”,媳婦告訴他的那一刻,是他在回鄭州的火車上,平之淚水潸然而下。一個50多歲的阿姨安慰了他很長時間。
就像那個廣告詞中說的一樣,平先生,離開了家就沒日沒夜,這和單身有啥區(qū)別!孩子跟你都不親了,你難道無動于衷。
平之心如刀絞,怎會無動于衷!平之說,孩子的幼兒園一定要在鄭州上,他們一家三口一定要在一起。
2016年8月,平之決定將老家的房子賣了,在鄭州買房??墒欠孔釉絹碓劫F了,一天一天上漲的房價,讓平之心中一點點地寒了下來。
終于有一天,平之明白了,鄭州的房子,他已經(jīng)買不起了。最終,他錯失了買房的最好時機。
阿哲是我另一個朋友的表弟,2015年6月,阿哲從南陽來到鄭州,住在北環(huán)的城中村。城中村的房租便宜,吃飯便宜,路邊小店的服裝鞋子也便宜。這里雖然落魄,但是卻可以承載起一個年輕人的城市夢。
但后來因為城中村拆遷,他不得不搬離了所住的小屋子,他面臨兩個選擇,第一是迅速找到下一個可以落腳的地方,或者是流落街頭。
馬斯洛需求層次告訴我們,在一個城市沒有一張床可以睡覺,會讓一個人充滿恐慌。
毫無疑問,他會選擇第一種,也只能選擇第一種。他去了21世紀社區(qū),和陌生人一起租住在一套三室的房子里,三個房間,三個互不相識的年輕人,租金是他每月工資的三分之一。
這個城市中有很多像阿哲這樣的年輕人,來自于農(nóng)村,上大學(xué)后進入城市,畢業(yè)后努力留在這里,希望在這里安身立命。
經(jīng)歷了這么多,到了今天,阿哲也想買房了。但是這個城市的房價在過去一段時間內(nèi),僅僅是均價的漲幅,就已經(jīng)超過了很多年輕人每個月的工資總收入。
這是這個城市教給他們的最殘酷的教訓(xùn)!
平之和阿哲有一個共同點,同樣是85后,出身農(nóng)村,只身來城市打拼。
在這個城市里,流浪和扎根,差了一個房子的距離!
但是他們能打退堂鼓么?能從哪里來仍回哪里去么?不能的,他們早已經(jīng)回不去了。
他們無法面對鄰居們的異樣眼光,因為他們比的是誰家的孩子最有出息,誰在哪里掙了很多錢。他們也無法面對父母的失望眼神,因為他們將所有的理想都壓在了自已身上。他們甚至已經(jīng)無法面對腳下的那片黃土,因為他們已經(jīng)吃不了那個苦了。
他們無法扎根城市,也回不了農(nóng)村。到最后,他們只能成為這個城市中不斷游走的浮游生物。
但是,原本他們都是有機會的,他們原本可以像很多已經(jīng)上車的年輕人一樣,跨過這道房子的坎,在這個城市中安身立命、扎根立足。
只是,他們自己親手扼殺了自己的夢,錯失了也許是他們?nèi)松凶詈玫臋C會。
2016年5月,美景麟起城開盤,均價只有10000,并且首付分期。在開盤當天,購房者擠滿了位于黃河迎賓館的開盤現(xiàn)場,而這些購房者中,本應(yīng)該有平之的身影的。
我曾經(jīng)三次找他喝酒,告訴他說,平之,對于你來說,這個項目真的能買,精裝、首付還能分期、價格也可以。但是平之都是一笑了之,只說有空去看看??墒且恢钡介_盤,平之一次都沒有去看過。
我知道他為何不去,為何對我屢次的勸說無動于衷,我了解他!
他只是狠不下心來,只是覺得以后有的是機會,那段時間,市場也真的不是特別熱,他只是覺得可以再等等,再等等!
人們最擅長的是看到眼下的困難,而對于遠方的美景無動于衷!
阿哲的故事,是另一個充滿悲傷的選擇。在建業(yè)花園里一期內(nèi)購的時候,均價只要8500元。有地鐵、有學(xué)校、有建業(yè)品牌,對于阿哲來說,這個機會真的很難得。
我朋友,也就是阿哲的表哥也是做房地產(chǎn)的,告訴阿哲這個機會一定要抓住,房子一定要買。為了能拿到合適的房源,他托人找關(guān)系,搞定了一切。
萬事俱備,只欠阿哲同意了。沒人能夠想到,阿哲最后的答案是拒絕。
他的理由是,他不想問家里要錢,他要買房,就自己掙錢來買,自己已經(jīng)成年了,不能再給父母增加負擔(dān)。
這個理由是如此的偉光正,甚至你都無法辯駁。
但是在我看來,這是最無知、也最愚蠢的借口。
你不想問家里要錢,你卻寧愿看著父母把這些錢交給那些投資擔(dān)保的騙子,那些金融理財?shù)尿_子;你寧愿看著他們將錢死氣沉沉地存進銀行。
在中國,你的富足,代表的是你的父母老年生活的無憂和安康。只有你好了,你的父母才可能安度晚年。
你本可以用這些在父母手里完全沒有流動性的死錢,去投資未來,去做資產(chǎn)升值,去換取更多的財富。但是你卻寧愿放棄最好的翻身機會,去換取那個偉光正的孝心!
在我看來,這是最失敗的孝!
到了今天,平之和阿哲都后悔了么?
是的,悔的死去活來!但是,一切都晚了!
我們趕上了一個好時代,但也是一個壞時代。這一切,都是因為這個時代是這樣的善變。只有那些能看到變化,抓住變化的人,才最可能抓住機會。好時代,說的是那些抓住機會的人,壞時代,說的是那些到今天才感到悔恨終生的人。
這是去年年末的時候,一個粉絲給我的留言,我保存至今,一直都沒舍得刪。因為,從這些文字中,我看到了大部分人的影子。
經(jīng)過了這一個波次的變動,那些原本就資本雄厚的人,更富了;而那些窮人,卻更窮了。資本從來都是劫貧濟富,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事實正是這樣,時代永不會止步不前,但你卻會,所以時代稍微動一動,你就被甩出去了好遠。
我看到了一篇文章,有段話說的非常好:
80年代下海致富,是靠膽子大,別人不敢做的你敢;90年代炒股致富,是靠運氣,懵懂無知闖入這個領(lǐng)域;21世紀頭十幾年炒房,是靠敢于用杠桿,敢投入,閉眼買,買哪里無所謂。
而在未來,能勝出的,最可依靠的就是認知了。
提升認知,明白如何決策,明白如何配置!
想來想去,這是留給我們的唯一的破局機會。投資自己、提升自己的賺錢能力,唯有這一條路可走了。
因為,這個世界上低風(fēng)險的暴富途經(jīng),除了房地產(chǎn),別無它途。原因有二;房地產(chǎn)如黑洞,吸干了實業(yè)的血脈精髓;此外,則是國人對于房地產(chǎn)根深蒂固的信念。
那些靠勤奮、努力最終成功和贏得財富的幾率越來越少,而對于未來優(yōu)勢行業(yè)的預(yù)判,眼界與思考的能力,才更為重要。
作為年輕人,眼界要放高,不能只和同齡人比,去看那些這個社會的中堅層,那些75后、85前的一代人,看自己和他們差了多少?如何才能將他們打趴下!
但是,一直到今天,依然有不少人天天盼著房價崩盤,卻沒人會想到,如果房價真的崩了,那對于你來說,情況只會是災(zāi)難性的。
那個時候,你會丟掉工作,就不要再提抄底買房了。真的批量性失業(yè)潮出現(xiàn)時,同等條件下,那些能力更強的人群才更與競爭優(yōu)勢。
無論房價漲跌與否,像圣斗士星矢一樣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小宇宙,這才最重要。
除此之外,別無它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