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在起點
回了趟老家,碰到一個遠房姐姐,見面就托我?guī)退麅鹤恿粢庀鹿ぷ鳌?/span>
一看她身后,她的兒子四肢細細,肚子倒是已經(jīng)“中部崛起”。說起來年齡只有23歲,在我和他媽的整個聊天過程中,他一直盯著手機就沒抬過頭。
據(jù)說孩子“小時候其實非常聰明,只是沒好好學”,最終沒念上書,沒奈何去零星的打工。之所以說“零星”,是因為他最長的一次外出打工,也是跟老鄉(xiāng)們?nèi)|北做建筑,呆了不到兩個月就回來了,據(jù)說是因為那邊“太熱”,體力勞動強度太大,自己吃不消。
我聽到這里就已經(jīng)不知道該怎么回答了。
實話實說,讓我看這位青年,我也很發(fā)愁——既沒有技術專長,又沒有體力,甚至沒有吃苦耐勞的意志。
我哪里敢介紹你去做什么工作,你這就適合在大戶人家安心做富二代。然鵝……爹媽不給力哈?
△總之都是別人的錯咯?
以前,更多的聽到說孩子的毛病是“偏科”。
換一句話說,東邊不亮西邊亮,文化課不行身體好也中,或者心思不在學校里做生意腦子活泛也可以。
而現(xiàn)在,不少“佛系”孩子給人觀感的崩塌,并不是某一個方面的缺陷,而是全方位的落后和崩潰——沒有穩(wěn)固的基礎知識,沒有創(chuàng)造力,沒有執(zhí)行力,也沒有自我成長的意愿。
這樣的人,擱誰都撓頭。
而他們愛屋及烏的父母,始終念叨著“孩子是聰明的”,仿佛是被時代耽誤了似的——在要不要學習、要不要培養(yǎng)意志力這種起點性、根本性的問題上愚蠢,在細枝末節(jié)上抖機靈有P用啊?
選擇的路一旦錯了,那么就需要無數(shù)瑣碎的努力來填補方向性的大坑——弄不好還是個無論如何都填不平的大坑。
那么,靠什么來保證自己方向選擇的正確呢?
成長的“剛需”
其根本的原因,在于認知。
很多時候,無數(shù)人扒心扒肺的在把道理講給你聽,試圖讓你接受某一種新的認知或者是理念。而大多數(shù)的聽眾所持有的態(tài)度,是戲謔取笑和不以為意。
△李笑來當初呼吁比特幣的時候,幾美金就買一個,幾個人聽了?
未必是道理錯了,更可能是你水平太低,以至于雞同鴨講,無法理解。
我曾經(jīng)聽一位哲學教授感慨過——
“并不是真理出了問題,而是你的認知水平之低下,連基本的門檻都沒有達到,以至于珠玉在前,絲毫不識?!?/span>
子曾經(jīng)曰過“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何也?
因為見得足夠多、撞南墻滿臉血了,總算積累了一些認知,開始明白事理了。
所遺憾的是,在古代中國平均壽命不到40歲,大部分人還來得及開啟認知技能樹,就已經(jīng)湮滅于荒土了。
而今,我的人生也走過三十載,我們已經(jīng)見過多少聰明的苗子,最終湮沒于人海;我們見過身懷天賦的少年,最終寂寂無聞。有的人說這是家庭環(huán)境耽誤,有人說遺傳并未有所見那么強大,還有人說這是沒有養(yǎng)成優(yōu)秀的習慣。
而我認為,這其中所有的癥結依然是認知問題。沒有豐富而不斷更新的認知,就沒有正確決策的基礎。
很多人都看過韓寒去年拍的電影《乘風破浪》。大家普遍都覺得,這部充滿了80后懷舊氣息的電影還不錯。尤其是影片到了徐正太處心積慮的囤了一大箱子BP機,想當然的覺得自己“奇貨可居”,過幾年再拿出來“一定會發(fā)大財”的時候,許多人從“上帝視角”發(fā)出了不屑的嗤笑。
△小鎮(zhèn)青年的幸福生活(電影劇照)
小鎮(zhèn)青年們在家鄉(xiāng)的小鎮(zhèn)上騎著摩托車,開個錄像廳,屯著BP機,晚上在自家屋頂上喝幾瓶啤酒,過著看似無憂無慮的生活,還以為這個世界能就此歲月靜好的永遠循環(huán)下去……到最后,就只能被雨打風吹去。
從根源上看,這就是認知局限帶來的成長停滯,以及如同夕陽落下一樣的宿命式悲哀。
無知的人間非人間
認知是對世界運行機理的理解和判斷。
外部世界是客觀存在。
但是,這個客觀存在的世界,如何投影在我們的意識里,卻是由我們的認知決定的。
你腦袋里有這個概念、那個模型,你才認識它;反之,就算一個龐大、豐富的世界扔到你面前,你也完全無能為力。
就好像把一個毛利島上處于石器時代的原始人,突然扔到國際大都市里看車水馬龍——他是無法理解眼前的科技和工業(yè)的,因為他就沒有這個概念和認知,他只是用他腦海里的那一套鬼鬼神神的認知去理解眼前的現(xiàn)象,然后跪倒在地,感慨漫天神佛法力無窮巧奪天工。
同樣,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引力這個東西,自宇宙誕生之日起就已經(jīng)存在。
但是,一直到牛頓他老人家明確的把這個概念提出來之前,所有的人對“引力”是無法認識、無法理解、甚至意識不到其存在的。同理,石油、天然氣、金屬元素早就有了,但是認識不到它,就只能埋在地下白瞎。
△再次摩拜一下大神的著作(封皮)
換一句話說,如果沒有新的概念、新的方法、新的認知,我們是無從看到一個新世界的。
從這個角度講,正確的認知是極為重要的。
黨和人民深刻的把握著這一點,所以,體制內(nèi)的單位常?;ù罅繒r間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但是仔細思考,思想教育的本質就是為了強化和統(tǒng)一認知。只有當人了解一個理念、發(fā)自肺腑的認同這個理念,才能堅定這個信念,甚至殺身以殉在所不惜。只有在這種時候,人才會有源源不絕的執(zhí)行力和能動性。
劉伯承元帥曾經(jīng)在南京軍事學院講過這樣的話,大意是:我們的很多同志,認為打敗了蔣介石,是自己厲害。其實,我們更應該認識到,對國民黨反動派的勝利,是政治上的必然和軍事上的偶然。
△ 劉伯承(右)和陳毅一起審閱南京軍事學院的演習方案
這個“政治上的必然”,很大程度上就是指久經(jīng)戰(zhàn)火考驗的全黨全軍認知一致,思想統(tǒng)一——不算經(jīng)濟賬、不管壇壇罐罐,就是要拿起槍桿子把南京的各位老爺給掀下地去,自己翻身做主人——認知到位了,完全的理解了自己所肩負的解放中華民族的光榮使命。至于到國民黨反動派的一盤散沙里去摧枯拉朽,那只是結果而已,并非本因。
刷新認知,開啟新世界
人類文明賡續(xù)萬年的實踐過程告訴我們:認知是可以不斷刷新的。
新認知的后面就是新的世界。
我們在宣傳機器的陰影下匍匐日久,就常常會產(chǎn)生錯覺,仿佛生活中做生意的都是“投機倒把才賺錢”,投房產(chǎn)的是“處心積慮鉆漏洞”,仿佛只有坐在網(wǎng)吧里指點江山才是人間正道一樣。
但是許多人就沒有能力思考一下:運氣從來不可久恃,那么,那些做生意的、投房產(chǎn)的…他們能夠持續(xù)的成功、財富增值,還要依靠什么?
靠資源、靠堅持,也靠認知。
認知到位了,才會投工費力的去爭取各種資源;
認知到位了,才會真心實意的去堅持。
他們通過自己的知識、觀察和實踐得到結論,并且通過分析和篩選,保留最正確最可靠的,形成認知,然后堅定不移的堅持它,并借此獲得財富與成功。
十幾年前就看多樓市的歐成效現(xiàn)在已經(jīng)開始著書立說了。
△歐神和他的大賣著作
此時,不知道有多少人能意識到,這個男人在過去的十幾年里始終堅持并更新著認知,一方面身價從千萬持續(xù)上漲,一方面卻依然騎著小摩托滿城跑,繼續(xù)穿作窮酸屌絲的模樣去磨價。在很多人有了一丟丟財富積累就已經(jīng)控制不住消費膨脹的時候,他卻依然克勤克儉的保持著自我節(jié)制和滾動投資。
這是一種怎樣的精神?
這依靠的是什么?
只能是來自于內(nèi)心最深處的認知。
技術技巧水平的落后,可能還只是程度的差異,那么認知的落后就是維度的差異。
所謂低素質的核心,并不是能力差,水平差,而是認知差且固化,沒有修改,調(diào)整更新和提升的余地。
前一陣,我的偶像米公子寫了一篇文章,提醒年輕人要做三件事:致30歲以下的年輕人,請務必要做到這三件事!
其中有一個就是關于應該辦幾張高權益、大額度的信用卡。
我認識的一位博士立刻反駁說,信用卡就是刺激消費的幫兇,要他作甚!他就主動把一張單位集體辦的xx銀行高權益大額度白金卡給注銷了,因為每年要800元年費——他還覺得自己占了大便宜!
我以前也一直以為信用卡只是一個臨時小額消費或海淘的時候便捷支付渠道。
自己曾經(jīng)辦過一張信用卡,也是完全沒有任何附加權益的普通卡,額度小的讓人不好意思,而且辦了十年一分錢也沒有申請過提額。甚至于我自己快忘記了自己還有信用卡。
直到去年,某一次乘深航飛機去外地。
飛機延誤了十個小時,深航按照公司規(guī)定給每位乘客賠償400元。
△同事當時深夜票圈曬賠付
就在我拿著400塊歡天喜地的時候,一位同事利用他的白金卡專屬權益,直接申報了2000元的“飛機延誤險”。
三個工作日之后他收到保險賠付請大家吃飯時,我才目瞪口呆的意識到原來信用卡的玩法遠不是我所想象。于是乎,我也走上了信用卡的探索之路。
認知一變,世界洞開。
天開地闊的正循環(huán)
其實,我們也會碰到許多非常優(yōu)秀年輕人。
最恐怖的是,他們不僅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主干課程門門優(yōu)秀,家庭條件也好,自己長精神帥氣,而且身材都能保持的好!
這簡直就是這讓我們普通人產(chǎn)生無力和絕望的全方位優(yōu)勢。
在我們以為他們一定活得無比辛苦的時候,他們往往自己并不覺得。只是因為他們的認知里,這樣才是“有價值”的生活。
而對于有良好認知的人,生活也會毫不吝嗇的給予反饋。
我認識一個當大學老師的朋友,有時候會特別興高采烈的帶著一兩個學生加班加點的干活、輔導。
我說,你是收費輔導學生“開小灶”么?這么大熱情。
他哈哈大笑的說,這幾年了,終于碰著一兩個有上進心、有基本能力,還有把事情做好的強烈意愿的學生。對于這種不愿意混日子學生,一定要多多關注,把他們培養(yǎng)起來,能送多高送多高,要什么錢。
良好的認知帶來良好的行動,良好行動帶來良好積累,而這一切,會得到周邊生活的認可和回饋,從而讓優(yōu)秀的人更加優(yōu)秀。
讓自己走上成長的快車道,這才是認知的另一層價值。
(完)
責任編輯:郭悅

關于鄭州房地產(chǎn)、教育、裝修、人文民生等
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識別左側二維碼。
專注全球視野、財經(jīng)視角下的不動產(chǎn)資產(chǎn)配置!